$ \newcommand{\uni}[1]{\ \mathrm{#1}} \newcommand{\E}[1]{\times 10^{#1}} \newcommand{\ket}[1]{|#1\rangle} $
(敬爱的编辑要把一张图写成一篇文章,所以本期会有比较多的周边讲(扯)解(蛋)…)
微风拂过时,我们可以用皮肤感受到空气的流动,竖耳倾听时,空气的振动也敲击着我们的耳膜。其实在视觉上,我们也能“看到”空气的流动。
【“看到空气本身”这个说法不太好,这篇文章是讲看空气的密度变化的】
我所说的并不是通过随空气流动的烟雾来看。即使没有烟雾的辅助,大家也一定见过“热浪”:当你注视着火焰上方的空气时,后面的景象显得飘忽不定。这是因为不同密度的空气有不同的折射率,火焰加热了的空气和周围的冷空气混在一起,对由景物过来的光线产生了折射,便扭曲了我们看到的景象。
【这一段属于原理性讲解,编辑不应略过】
此外我们知道,声音就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密度变化波呀。所以在影视作品中,可以看到用扭曲的音浪来表现超强声波。(然而那都是特技)
(图片来自 Roundtable Rival 剧照 ↗)
(观众:骗棱~我长这么大怎么从来没肉眼看见过声波 (´・ᆺ・`))
摸摸,这是因为日常的声音太弱啦,产生的密度变化没有热空气那么强。所以我们需要些比较厉害的东西……
(一个胖子抱着核弹满头大汗地跑过来:“导演,是要这个吗?”)
败家玩意,这么贵的核弹就拿来看个响啊,去,把仓库那吨火药搬出来就行。
(图片来自 BBC 隐形世界)【中文字幕视频 ↗】
是滴,我们需要爆炸的冲击波才能制造出肉眼可见的空气密度变化。当然,室温下的声速有 340 m/s ,所以你需要离得很远,然后放慢动作才能看清。 ╮(╯▽╰)╭
(这么麻烦啊,有什么简单的办法能看到普通的声音吗?)
【编辑想先讲现象再讲原理也可以,我这里就不改了】
其实,如何看出透明物体的微小的折射率变化,是做生物的很关心的问题:
有一天生物汪找到了物理喵,说哎呀我们这个细胞样品是透明的啊,染色也染不了啊,没颜色再高倍的显微镜也白搭啊。傲娇老板非要看,你看我该怎么办?
物理喵说,没颜色啊,那你这个样品有啥能区分的性质啊?
生物汪想了想,有区别的大概就是不同结构的密度和厚度不一样吧。
然后物理喵把它翻译成自己的语言:哦,光学厚度不一样,可以产生相位差,那让它发生干涉,就能把相位差转化成光强差了。
后来名叫 泽妮可 泽尼克的物理喵就拿了诺贝尔奖,然后生物汪顺利毕业,大团圆结局。 (๑•̀ㅂ•́)و✧
(图片来自 Wikipedia -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↗)
(观众:故事讲的真好,然而并没有听懂 (⊙▽⊙))
物理喵噌地拉出来一面黑板:“那就要从光的波动性讲起了~”
假设我们用一片均匀光照明,那马你看到的是一片均匀光:
然后我们放入一块迷之透明物体,它的折射率和外面不一样,所以光在物体内跑的更久一些,出来之后就有了相位差。但由于物体透明度很高,出来的光的光强还和原来差不多,所以你看到的几乎还是一片均匀光:
此时如果再加入一束参考光和它发生干涉,没有相位差的地方变得更亮,有相位差的地方相消变暗,就把看不见的相位差转化成看得见的光强变化了:
【如果编辑不想讲最前面的故事的话,“类似的技术在生物学界…”一段应提到下面这段之前】
在实践上,我们有多种方法来实现这种相位可视化,最常见的是在透镜后的焦平面上做挡光或相移处理。透镜的后焦面是一个很神奇的位置,在这个面上,接近焦点的光代表物像中的低频成分(比如你们知道的,均匀光经过凸透镜会汇聚到中央的一个点),偏离焦点的光代表物像中的高频成分(比如余弦光栅,一种类似于百叶窗的东西,它在后焦面上会形成三个光点,且光栅越密光点分离的越远)。我们在后焦面上做处理,就相当于让物像中不同成分的光来发生干涉。
(图片来自 Microscopy UK ↗)
上图是用显微镜拍摄的叶面照片,不同的滤波方法有不同的效果。明场看起来并不清晰,因为它挡掉了外围的高频成分,而高频代表着图像中的细节。暗场则是挡掉中央的低频成分,故可以让图像对比度更高。如果把挡掉改成相移的话,就是前面泽尼克发明的相衬法。偏置可以让图像有一种浮雕效果,就像阳光斜着照亮月球时立体感更强一样。下文要讲的纹影成像法,就是挡掉一半频谱的做法。
纹影成像的英文是 schlieren photography,然而 Schlieren 是一个德语名词(的复数形式),意思是“条纹”。这是因为在一百年前,德语才是物理学的工作语言,许多重要的工作都是发表在德文杂志上的。直到二战之后,物理学的工作语言才渐渐变成了英语。但今天学物理的童鞋仍能碰到德语单词,它们多出现在核物理和量子力学中,因为一百年前正是近代物理的奠基时代。比如 bremsstrahlung(轫致辐射),reststrahlen(剩余射线),eigen-(本征),gedanken experiment(思想实验),Zitterbewegung(电子在运动时理论上会打颤颤)等等……
(编辑:这都扯到哪了,赶紧给我回来!)
好哒。纹影成像法,是 1864 年由德国物理学家托普勒发明的。纹影成像装置有很多很多种,下面这种是最简单的:
首先你需要一个凹面反射镜,焦距大的效果更佳。然后将点光源放在球心(对于球面镜,半径就等于 2 倍焦距)的位置,这样反射回来的像也成在球心的位置。不过为了避免光源挡住光路,需要把光源往旁边挪一点(这样像就会往另一个方向挪一点)。然后用尽量薄的物体(刀片或黑纸)挡住球心处一半的光,就能拍摄到纹影啦。
(以上图片来自 Mike Hargather ↗)
上图看起来像是在水中拍摄的,但其实是在空气中用纹影法拍摄的【中文字幕视频 ↗】。另外,如果改成用彩色的滤光片去挡的话,就可以拍摄到彩色的纹影。
(图片来自 RMIT University)
所以这个实验在家就可以做,比较难搞的是大凹面镜,点光源可以用 LED ,相机则很常见。
(这么麻烦啊,有没有更简单的装置啊?)
嗯,传统的纹影成像需要很麻烦的装置,所以大家过去都是在风洞里拍拍模型灰机,而拍真正的灰机是最近的事情。
拍真灰机啊,那上哪找那么大的光源呢? (⊙_⊙)
太阳!
(图片来自 NASA Photo ↗)
上图是 NASA 拍摄的超音速教练机 T-38C 飞过太阳时的激波(声源以超音速运动时发出呈锥形的波)。不过一开始他们只能利用太阳的边缘作背景,在飞机刚飞进和刚离开太阳时进行拍摄。这是因为新的纹影法并不是借助干涉来使相位可视化,而是基于强大的图像处理技术,从背景的扭曲计算出空气密度变化来。这种方法称为背景纹影法(BOS,background oriented schlieren)。不过它需要背景有些斑点纹理之类的作参考才行,然而太阳君的光球层是一片亮瞎了的圣光,啥特征都木有。
【我觉得电烙铁的图片没必要,有点拖沓… 建议就像上面一段这样一口气讲完】
后来天文喵告诉他们,用一个特殊频谱的滤镜(钙-K 线,波长约 393.4nm,接近紫外波段)可以看太阳君的色球层,而色球层就有很多迷之纤维状物体啦。
【处理前的图片应放在前面】
(图片来自 NASA Photo ↗)
然后他们一做图像处理,发现果然好使!于是将这种方法命名为 “蛋糕老板” “钙-K 线太阳背景纹影法”(CaKEBOS)。
(图片来自 NASA Photo ↗)
(哇,听起来好简单 (⊙o⊙))
嗯,他们说搭一套这样的平台只要 3000 美刀哦。
(。。。。。。)
(我还是买凹面镜去吧。。。)